從指數型基金淺談產品發行規劃

從全球第一檔指數型基金成立於1976年,到第一檔ETF成立於1993年,幾十年下來,經過多次景氣循環,以及產品多元演進。由股到債,由純貼指數到smart beta,如今廣義式的被動投資(passive investment),在投資領域已經幾乎蔚為主流。

而在台灣,第一檔ETF於2003年上市,經過多年的發展,加上近年債券ETF的推波助瀾,被動投資的討論熱度也越來越高,但挺有趣的是,跟ETF很類似的指數型基金在台灣卻一直都不是很吃香的產品。今天小老闆想來聊聊基金公司的產品發行思維 (用最快速度進入重點,小老闆話很多但每次都得千字內講完 😛 )

首先,背景知識是指數型基金與ETF有何不同?先省略,有需要者請自行搜尋。由於台灣投資人投資台股在合理不過,所以台灣基金公司第一檔先推出著名的台灣50 ETF也再合理也不過,一開始投資台股投資人也完全不習慣相對溫吞的指數投資(個股隨便就幾根漲停啊,據說是這樣的)
但經過多年的教育,漸漸也被投資人納入整個投資組合的重要部位,所以多數一般有證券戶的投資人都已經逐漸習慣在台灣ETF市場挖寶,找核心部位的,找利基型的,找波動大好trade的,找債券配息型的,坊間越來越多存股存債等理財概念(妳存在,我嬸嬸的腦海裡~據說是這麼唱的)

只是ETF就是有市場流動性與折溢價的潛在問題,還有對於基金族而言,不能定期定額就不能發揮投資方法的效果,相對類似概念的指數型基金就能克服這個問題,就跟申贖一般基金一樣依據淨值可以定期定額甚至事先約定停利機制

雖然不能說純然都是好處啦,譬如開個證券戶就可以買市場所有的ETF,但指數型基金就要去個別基金公司開戶或是透過基金平台下單(也得要有上架,還要比較各家手續費),或是各種費用加總的比較也許仍是ETF較低(本文無意涉及各種產品類型與銷售管道的細部費用比較,並無標準答案)。但若能提供給投資人多樣選擇也是造福修業,只是為何基金公司不廣發指數型基金呢?

沒時間了,直接講結論

  1. 目標規模是否能達一定門檻?潛在客戶是一般投資人或是法人?
  2. 管理費定價相較主動型基金甚低,銷售誘因也較低
  3. 若未能達到一定經濟規模,基金公司實事求是之下甚難考量發行
    不發的原因就這麼簡單

但若想建構長期的台幣退休投資組合方案,涵蓋全球市場的指數型基金元件的確是多多益善。真的樂見台灣有基金公司願意逐步嘗試發展,雖然初期發展甚難直接與海外mega size的指數型產品比拚費率,但總是已與境內主動型產品拉出費率距離,也符合指數型產品就是要降低投資人成本的基本精神。

基金公司考量發行新產品,在行話上,最常被直接問的就是,通路能賣多少?直銷能賣多少?法人能賣多少?通常很難用這就是應該要提供給投資人的,來取代回答上述銷量問題。

因此,肯嘗試真好,有佛心更好。所以,好指數型基金,不買嗎?

#僅此聲明本文僅針對產品類型討論絕無推薦特定產品
#本文文體為業配範例文歡迎行銷朋友私訊洽談合作
#上句純屬玩笑小老闆牛仔很忙的
#好事就推對投資人有利就推就這麼簡單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