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Q4 市場趨勢剖析

令人悲傷的2022年終於結束了,最快的升息速度,最慘烈的股債跌幅,創下許多驚人紀錄的一年,在收關之後,讓我們再全面檢視區域/產業/風格和多重資產表現,12月份在市場多半休假之下,是否有哪些區域和資產類別已開始默默表現?

總經:我不轉彎,我不轉彎

即便連續兩個月通膨數據有顯著回落,FED在2022年最後一次會議上,依然給出相當鷹派的訊息,預期2023年升息2至5碼,中位數為3碼,且預期2023年底也在5%-5.25%的利率區間,意即多數委員認為2023年仍沒有降息的空間。當然,在2022年驚人17碼之後,該付的代價也付了,打擊通膨就剩最後一哩路,FED也不好在最後關頭鬆口,玩命關頭加速狂飆之後,只能繼續大聲唱著我不轉彎。

同時間,固定收益市場依然imply FED最快可能在Q3降息,在2023年底會降兩碼,於是,市場就在不確定FED是嘴硬嚇唬人和不知2023到底會是什麼狀況下,在12月下半月就又默默下跌了。

區域:無差別的BETA,含匯後總報酬世界大同

11月是2022最亮眼的一個月,無奈無法延續到年底,12月股市全線拉回,僅港陸股在解封下,相對強勢。第四季整季度,或多或少都有收復部分全年跌幅,只有那斯達克指數仍為負報酬,在FED鷹派格局未改之前,科技股依然賣壓沉重。日股則是受到BOJ意外在12月利率會議上調整YCC政策,日圓延續反彈力道之下,第四季表現也受到壓抑。

有趣的是,若看右側新興股、滬深、台股全年竟然幾乎是同程度跌幅,跟S&P500其實也相差不遠,怎麼配都一樣。而中間的歐股、日股,看原幣報酬看似只有10%附近跌幅,但若兩者將歐元、日圓的全年跌幅算入,以美元投資全球的報酬表現,其實歐股、日股也大約是20%的跌幅,所以說含匯總報酬就是來到一個世界大同的畫面,公平得很。

而若用美元投資台股的角度,猜猜如何,含匯總報酬是-33%,就等於投資那斯達克指數,所以說台灣是科技島。在投資的世界裡,一切真的太公平了。

產業:有差別的100%,選對上天堂,選錯住套房

本專欄近半年為大家追蹤產業表現,也持續強調在經濟擔憂之下,左側類股雖然無趣,但相較右側與經濟前景和升息預期高度連結的產業相較,波動越小,反而越顯優勢,第四季在大盤上下波動後,右側類股(原物料和能源除外)幾乎沒有表現,左側類股,卻都繳出10%以上的報酬,甚至全年度幾乎跌幅。

2022年是相當獨特的一年,基本上在擔憂經濟衰退的年度,能源和原物料應該也會落後表現,但在2022因戰爭因素,通膨擔憂,低P/B高殖利率價值屬性的能源類股反而表現優異,跟通訊服務、非核心消費相較近+60%vs近-40%,一來一往驚人的差距100%。許多投資人覺得2022年是總經年,選股無用,主要是因為都配置在科技成長股,自然覺得很難有alpha,但光從產業表現就知道,在區域BETA無差別之下,產業類股還是有很多選股空間。

風格:十年寒窗無人問,價值股終於可以我就問

從產業表現就知道第四季,價值股風格的產業都有10%到20%多的表現,成長股風格的產業反而是平盤到-10%表現,也讓價值股和成長股的全年表現持續拉開,全年來到超過20%的差距,價值股被成長股輾壓十來年之後,終於迎來十多年來最大差距的一年。2023年又會是一個tough的決定,是繼續押贏家,還是覺得成長股2022已經跌爛了,怎可能再大輸?小老闆的十大預測繼續相對看好價值股,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多重資產:不忍卒睹的一年,就把悲傷留在2022

12月份只有成熟股跌幅略重,大致上多重資產相對持平,以第四季而言,多重資產基本都有一定反彈,也讓2022年的悲傷稍微降低一些,但依然是寫下幾十年來最慘烈的多重資產表現紀錄。2022年,股債基本上是完全同向表現的,這也是過往相當罕見的,但預期在2023年升息步調稍緩之下,資產配置應開始會出現具體效果,經理人可以最大夏普值的目標配置股債比例。而12月表現不受美股和公債利率上揚影響的新興股和信用債市,也是可以開始留意的資產類別。

展望:沒什麼確定的事兒,隨波逐流貼近市場

盛夏光年,遇到飆車不轉彎的FED,2022剩下吐光輸光的一年,展望2023,光速升息應已然遠離,我們終於可以回到稍微正常點的資產配置年度,總經雖然充滿不確定,但在FED隨時有空間可以依照總體環境調整政策,仍是可以謹慎中帶點期待,嘗試捕捉極端情緒後的相對進場點。2023年全年展望,請參看小老闆 2023十大預測,也祝大家今年操作順風順水,鴻兔大展~~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