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基金的哀愁與美麗 Vol. 1 重新認識避險基金

避險基金是一個資產類別嗎?以前小老闆年幼懵懂時覺得是,但現在覺得不是。小老闆認為Asset Class須具備有統一的資產特性、創造報酬的經濟實體意涵,和可預期的報酬風險經驗。譬如成熟股、新興股、高收益債、新興債。

避險基金成熟發展大概也有30年了,基本介紹、操作策略分類和知名基金案例網路上可以找的資料也很多,本專欄不聊ABC,僅很快速的再過一次操作策略分類:市場多空/市場中立/相對價值/事件驅動/全球宏觀/CTA管理期貨。每種策略都各有千秋,絕不能說不專業,模型之多,可專業的哩…. (如果再深入的討論各種策略特性、模型樣貌和個人看法,可能都可以出書了)

避險基金的報酬目標訴求的是絕對報酬,交易工具則以public security為主(舉凡股票、債券、指數、外匯、相關衍生性工具期貨與選擇權等等)。相對於其他私募產品(私募股權、私募基礎建設、私募不動產、私募債權)多是以private security為主。避險基金的交易工具有每日報價,其他私募產品則無,所以避險基金的產品特性其實相當鮮明。

畫紅線的小重點,小老闆說:避險基金是用各種交易策略以具流動性的工具來追求無關於市場的絕對報酬,取得絕對報酬的勝率取決於交易策略的成熟度,市場結構特性的持續性與經理人的操作研判能力。

所以避險基金不能算是一個獨立的資產類別,因為每個基金背後都有不同的交易策略,有些交易策略運用了十年,有些剛開發出來才運用了一年,運用十年的可能遇到市場結構特性持續在改變,前五年策略可能有效,近五年可能就表現不理想,經理人是否能對其孰悉的交易策略依據市場特性的長期變化做出調整,而面對短期績效不佳與動態萬千的市場,如何持續相信自己的模型,伸縮風險值,最終仍能存活而繳交出長期符合策略特性與目標的報酬,就是難度所在。

就因為這些不確定,無法產生動態均衡的報酬率區間,才會造成避險基金的逐漸式微。各種策略都有其獨特的交易邏輯與主要市場,相同類型策略又取決於經理人的交易模型和動態調整經驗,導致絕對報酬的目標也不是靠著分散投資就能穩健獲取的,因為每檔基金都有其各自的變異數,各自的Beta區間,各基金間的相關性自然也是隨機變數。

投資就是盡量把不確定轉換成相對確定,當沒什麼能確定的時候,是要怎麼投資避險基金?


#看官請別覺得沒搞頭就一哄而散
#欲知如何美麗請待下回分曉
#避險基金投資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