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真有那麼嚴重嗎

通膨要來了?所以股市大跌?通膨風險真的需要擔心嗎?小老闆分享國際名家觀點供參。

價值股和成長股輪動是今年的投資主軸,這觀點已經提出很久了,但主要trigger是來自於公債殖利率在二三月間的快速上揚,公債利率為何會造成風格輪動市場已有諸多說明不贅述,但在金融市場本來就有很多互為因果的現象,疫情受害的價值股,因為低基期,所以今年獲利成長大幅跳躍,加上去年表現爆輸成長股,所以經濟復甦,疫苗效應,實際獲利,都造成市場逐漸強弱輪替,追順風船,打落水狗本就是金融市場無情冷酷之處,別說科技股每家都財報亮眼,成長無虞,但就是沒動能了,大家都在車上腳麻了,誰來幫解套呢。

所以價值成長輪動完全都是公債利率上揚害的嗎?公債利率自三月下旬後暫時穩定,就代表不用再擔心輪動?疫情重新增溫或聯準會一再重申貨幣政策不會太快退場,對科技股就是利多?難講,投資本來什麼都難講。

今天想聊的是很久以來都沒被小老闆放在心上的通膨風險,應該說幾乎整個市場已經超過十多年沒有遇過通膨風險了。通膨風險的定義可以說,未預期內的通膨連續增溫現象,因為未預期內,所以等到公債市場意識之後,就會進行極端的價格調整,因為未預期內,所以央行必須果斷的討論是否需快速調整貨幣政策,因為一切都未預期內,所以股市的風險評價也會有激烈的調整。

關於通膨本身,各家經濟學家都有各自模型與預測,目前普遍預期是未來幾個月,因為基期因素,通膨會短暫跳升,但全年核心通膨應該都仍在2%附近的水準。聯準會也一再打預防針,我們一定會見到短期的通膨跳升,但大家不用緊張,聯準會去年就提前部屬,改為以一段時間的平均通膨做為政策目標,所以早就講好了,請大家未來不管看到什麼,都絕對絕對不要緊張!

會有短暫跳升的通膨,但都在預期內,所以,沒有通膨風險!?

近期經濟復甦明確,缺料缺船缺工,股市漲商品漲房市漲加密貨幣漲,萬物齊漲,似乎全世界都在為了即將到來的爆買潮爆出國潮加密生活圈摩拳霍霍,這樣真的不會有通膨嗎?小老闆不是經濟學家,也沒有in-house經濟模型,這個擔憂放在心裡,碰巧看到知名資產管理公司T.Rowe Price 剛發布的多元資產策略報告,”Inflation Likely to Accelerate: A Non-consensus View ” ,覺得內容觀點完全跟小老闆觀察到的一模一樣,就借花獻佛的摘錄跟大家分享。


T.Rowe Price多元資產團隊認為通膨有可能加速的主要理由有以下五點,以下再分述

  • Starting conditions not as bad as in previous recessions
  • Rapid labor market tightening
  • Past underinvestment in commodities
  • A rising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 Aggressive stimulus adding fuel to the fire

理由一:經濟衰退的起點未若過往循環弱

這波的衰退背景是突發的疫情,是政府防疫政策下的經濟短暫休克,並非過往的景氣循環,換言之,沒有一般景氣衰退下過剩的產能,也沒有大量的企業倒閉,所以經濟可以在政府循序解封和刺激政策下快速回復。若觀察過往衰退時都會伴隨著通膨快速回落,而這次其實通膨回落不深,也代表搭配經濟的復甦強度之後反彈也可能會非常強勁。

圖一 Headline CPI inflation and inflation pressures z‑score

As of February 18, 2021.
Source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Haver Analytics; DeepMacro LLC Daily Inflation Pressure Index.
Shaded bars = recession periods.

理由二 勞動市場快速的回復

過往的經濟衰退,我們看到就業市場都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能恢復都衰退前的就業水準,平均要花上23個月才能回到失業率到6.7%的水準,然而這次COVID衰退,在政府全力的刺激政策下,就業市場快速回復,僅花八個月就回到6.7%,甚或以藍領階級而言,已經恢復到95%的疫情前就業水準,強勁的勞動市場,後續也在經濟持續復甦帶來工資上漲的潛在壓力。

團二 Blue‑collar employment back at 95% of coronavirus levels

As of February 18, 2021.
Source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Haver Analytics.
Shaded bars = recession periods.

理由三 商品市場過去的低度投資

商品市場走了十年的大空頭,大環境不好,CAPEX自然就少,過往投資少,突然遇到十年一遇的需求爆發,就是反映在價格了,商品市場如是,運價也是,要等到廠商重新投資舒緩滿載需求也不知還需多久,原物料的價格也很可能最終會反映在終端價格上。

圖三 GSCI Commodity Indices: Industrial metals, agriculture, precious metals

As of February 18, 2021.
Sources: Standard & Poor’s/Haver Analytics.

理由四 持續擴大的經常帳赤字

美國是常態性的經常帳赤字國家,過往都是當經濟強勁,需求旺盛,大量進口導致經常帳赤字,雖然會有弱勢美元的問題,然而2000年代有低價的中國工廠提供depression的source來源,也讓過往的強勁經濟下仍可維持穩定的通膨水準,惟可預期現今中國也並無相較過往的大量產能能輸出,但美國經濟復甦,國內需求提升下,也有可能帶來進口通膨的壓力。(此觀點還搭配弱勢美元的看法,因為美國有財政與經常帳雙赤字問題)

圖四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in % of GDP (and excluding petroleum)

As of February 18, 2021.
Source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Haver Analytics.
Shaded bars = recession periods.

理由五 積極的財政刺激政策

已經不知是第幾輪的紓困方案1.9兆美元三月份通過,然後還有兩兆美元的擴大基建方案在研擬中,上述四點理由外,再加上這個添材燒灶,通膨真的不旺不行。


美國政府為了穩定經濟不遺餘力,因為就業和經濟成長本來就都是首要目標。金融市場有沒有過熱,的確從來都不是施政上需要考量的,通膨更是已經消失二十年的東西,聯準會一再說,完全不擔心通膨,對於還沒看到的東西,官員真的都不需要擔心,市場評價過高自個兒下跌了,沒有人會指責政府沒做好,但若縮表升息導致下跌,就是萬夫所指了。

我們都被大政府保護得很好,是嗎?

見多了市場以死相逼聯準會轉鴿甚或降息,不知道這次會不會見到市場強烈轉告聯準會,真的該縮表了。在新興市場見過,在美國,真的沒見過。

#利率還是看上上上
#第一次感到經濟暢旺也可能是潛在風險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