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那麼簡單

最近是美股財報季,財報新聞相當熱鬧,短線上個股股價隨新聞起伏,以今年至今的指數都在高位,投資人應該都有所斬獲,但許多去年熱門股卻默默被當韭菜斬獲,股市拉長來看,常常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但在這光速世代,可能一年就夠長了。小老闆整理分享一些風水輪流轉的個股,然後再補上持續飄向北方的個股平衡報導,讓大家感受一下冷熱兩極冰火兩端。

個股釋例挑選原則

美股是現今海外投資主流,故個股挑選皆為美股或ADR,先以去年熱門績效基金的重點持股過濾,輔以社群媒體看到討論度較高的個股,市值在200億美元以上,今年從高點回撤達40%以上幅度與今年至今上漲達50%的個股,排除去年至今年才剛IPO的個股(雖然許多股票也相當熱門,但時間過短,且資本市場尚未完全熟悉公司,波動大也是正常的),也盡量避開重複族群的個股。(舉NIO為例,就不列小鵬汽車了,大概念上是一樣的)

冰之歌

  1. 2020年N倍漲幅都是基本的,若只看到100多%的,那是因為2019之前漲更兇
  2. 若看到去年亮麗漲幅,從去年底開始投資,今年中間得忍耐到25%-45%的回檔,直到近一個月才普遍反彈,跌幅收斂到-10%至-30%
  3. 若去年看了很久,今年一二月繼續飆升時,才手癢進場,中間更得忍耐到40%-70%的回檔(可能直接剁掉了吧)
  4. 中概股舉BILI,NIO為例,但只要未在高點搶進,在今年中概大逆風的環境下,其實表現倒也沒想像中慘,NIO還有Tesla的強勢可依靠。至於中概教育股應該是已經消失的產業。
  5. 去年的妖股PLUG,今年一度變腰斬的妖,但妖就是妖,列居最大回撤首位,竟是唯一可以挺腰上籃,至今拉回平盤,當然還是要感謝Tesla大神
  6. 好幾檔都是ARK乾媽(發現大家好像已經都不認這位乾媽了,改叫木頭姐了,沒奶就不是娘了)的重點股,感覺就是樹大招風,樹大順風吹,樹倒人人砍。

火之歌

  1. 去年N倍股滿地都是,今年的確都沒那麼容易,在符合挑選原則之下,僅能肉眼看到三檔漲幅達100%的人氣股(若有市值在200億美元以上,今年也有N倍報酬的個股,也歡迎補充)
  2. 從列舉個股走勢觀察,假設去年底買進,今年中間最多只要忍受20%之內的回檔,即便年中任何高點腦衝買進,最大回撤也只有20%-30%的回檔,走勢都相當強勢。
  3. 刻意放進兩檔非IT相關的個股,GS和XOM作為金融和能源股代表,若能從去年底就展望到今年價值股將有所表現,從去年底投資這兩隻個股,完全就是不用經歷評價損失的一路穩定上漲,在達到58%-60%的漲幅之前,最大回撤僅為12-18%,趨勢對了,什麼都對了,晚上也不用看盤了。
  4. 老字號尖牙股,GOOG更是展現老大哥風範,你說他太大隻,但大可以更大,央行印出來的錢就是得找大地方去堆,在上漲59%之前,最大回撤只有9%,傑克,這實在太神奇了。
  5. 計算了YTD報酬除以今年最大回撤的ratio,不是很確定能否做為什麼觀察指標,也許需要更進一步的系統性回測,後續待研究。

沒點到的歌

美股如繁星點點,到處都有閃亮的星,這邊沒提到的個股,只是因為沒符合挑選條件,像SQ今年漲幅17%,SHOP 20%,最近又超火的TSLA,今年暫時”只”漲46%,但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股。(應該都是人手一張)這兩年因為疫情,人宅,企業也宅,軟體、雲端、網購、遊戲、社群、半導體、網管平台、Fintech,總之大家的焦點目光都脫不了泛IT成長股,每隻個股又新又潮,每隻都可以說上個好故事。但另個角度,今年在傳統價值股也有很多漲幅達50%以上的個股也有許多,如REITs產業的權值股SPG也達75%漲幅,只是就不提了,反正也不紅。

還有一些是也很熱門,但跌幅也大的,如FSLY,只因為市值僅約50億美元,可能這邊設定的門檻比較高,若不設好標準,東一檔西一檔,股票可真的完全看不完了。

紙上談兵之歌

小老闆沒真槍實彈的在操作,只是工作需要與客戶討論交流,同時從多元資產配置的角度切入,所以必須越看越多。從觀察世界知名Fund House的重點個股,到感受每檔股票的成長性和市場熱度,也分享一些小心得

  1. 大股票其實都還是有產業輪動的機會,畢竟錢還是很多,從A大股流出的,還是得往B大股去塞,只是一個相對概念。兩千億美元市值以上公司在各產業都還是可以有好好橫向比較的機會。
  2. 成長股依然生氣勃勃,充滿朝氣,但在列出亮點股的過程,感覺蠻多熱門股票都是在一個範圍內盤整,要找到持續強勢的股票好像已經沒那麼容易(太擠了?),也許200億美元以下的股票還有很多明日之星,就得需要更多時間去研究了。
  3. 股票市值是一個蠻重要的指標,理論上市值越大,代表公司越重要,資金越簇擁,理論上價格波動度應該是要呈現反比的,也就是大市值的股票要遭逢很意外的重挫機率也較低(公司營運應該很穩定很分散),買DIS、MCD是能賠到哪兒去?但在成長股,這個道理也不一定行得通,FB本波從高點已經默默跌了18%,也是有點痛了,TSLA就是在高波動的狀態下屢創新高。簡言之,買50億美元(FSLY),500億美元(SPOT),5000億美元(NVDA)公司,要承受波動的心理準備應該要不同,當然大家很容易用YOLO的心態去投資,買50億美元的比較有機會買到十倍股,買5000億的太困難了,但其實也可以有另種觀點,可以長到那麼大的市值就代表,在那個領域已經是無出其右的寡占者,長期更有機會去享受到整個市場的成長份額獨佔,而在相對小市值的公司,可能仍有眾多的競爭,即便TAM是高速成長的,但在該領域還沒拚出最終贏家前,一切其實都很難說。
  4. 多數熱門成長股都是沒有P/E能計算的(好像還感覺只要有P/E能計算就會開始跌了),當然還是可以從P/S,營收成長率、毛利成長率來做為是否持續成長和橫向的評價基礎來分析,只是當很多數字拉到一個超大範圍區間時(P/S 四倍到十倍?),好像什麼事情都是可能的,向上向下都是可能的,一切就又從數學領域跳到哲學領域了。

建構一個投資組合(要買幾檔股票)設定波動度目標,長期跟大盤比較相對報酬,最大回撤,夏普值,久了就會知道真的沒那麼容易。
雖然,我們客戶也會嫌說這基金怎麼長期年化報酬只贏3%。其實平均每年都贏3%,十年下來也有first quartile的表現說~~

#投資跟相愛哪個比較容易
#感覺選股很有趣也許之後可以發展相關服務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