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法人與散戶投資的不同思維

在閱讀客群增加過程中,始終都在專欄的文章專業深度、普及度和目標導向之間掙扎,機構法人的專業是否就代表能幫助到普羅大眾的投資目標?其實真的不然。本文會從具體行為模式邏輯推演,並自我反思未來具體可行的服務方案。

重新定義散戶投資者

過往散戶泛指零散的個人投資者,甚至意喻未具專業投資經驗和無完整投資邏輯,而總是容易受傷的負向辭意(譬如菜籃族)。但現今在資訊充分流通的網路時代,不代表散戶會比機構法人獲悉更少的資訊,甚或因為更為積極的行為模式,在2020,市場普遍認知是散戶投資完勝機構投資人。所以重新定義散戶,小老闆會覺得應該是要這樣描述,積極獲取市場資訊且積極操作的個人投資者,投資經驗相較過往反而更為豐富,可以想見2000年代,存活到現在的散戶更已是身經百戰,甚或資產更豐,加上2010年代新進的個人投資者,應該也是成果豐碩且更能實踐新世代的投資邏輯。

故散戶投資跟機構法人本質上比較大的差異應該是資金的不同,個人投資者再怎樣至多就是幾千萬 (雖然還是會有好幾個億,但仍是喜歡殺進殺出的奇葩),還是難以跟法人上千億上兆相較。還有團隊資源的不同,若某散戶有幾個人幫忙研究,那也不能說是散戶了。

不同的投資目標影響投資行為

是的,通常積極投資的散戶投資者,都是期待賺取幾十%的報酬,甚或在個股上能有數倍的表現,投資這件事的魔力就是,如果能用一百萬賺到一百萬,那就是本業以外的豐厚收入,況且,在市場多頭時期,到處都有成功案例讓人稱羨。所以,視投入本金的程度,新手賠個10萬20萬,也當成是繳學費,也更願意付費上課,甚或加入投顧老師會員方案,期待獲得那所謂知識力量的聖杯。

相對的,台灣的機構法人投資者,投資目標絕不會是翻倍或數倍這種概念,即便是風險屬性最高的股票基金經理人也都是以大盤指數做為基本的績效衡量指標,且多數機構的績效獎勵制度甚少會提供高額的績效獎金來引導資金管理者積極追求報酬,畢竟機構投資者管理的是退休資金、保險資金、共同基金,背後都是他人的錢,若在管理制度上過度提供誘因,反而容易衍生代理問題 (管理者就衝績效,反正賠的不是他的錢)。但什麼事都是一體兩面,過猶不及,都不是好事,就小老闆的觀察,現今太多問題是太保守的激勵制度,讓機構的資金管理者過於保守(有功沒賞,弄破要賠),故即便在2019年那種少見的整年多頭行情,很多管理者都是上半年達標就採取極度保守布局。

制度化的機構投資管理者難以提供散戶投資者所需

機構法人管理者會有投資組合的概念,股票基金再怎樣集中也有幾十支股票,會有資產配置的概念,多元資產配置關鍵就是股債比例,會有相對績效的概念,追蹤指標為何,tracking error多大,會有風險管理的概念,投組Beta多少,波動度多少,max drawdown多少。這些制度化的管理,只要完整落實,就不會讓操作績效和期待目標有過大的落差,即便可能無法創造出驚人的報酬,但更能達到大額資金的長期目標。

所以身為機構投資管理者背景,很常被問到有沒有明牌可以報?現在債券能不能買 (啊,你是要問哪種債)?Tesla可以買嗎?最近想買能源基金可以嗎?太多太多單一投資決定的問題,實在是很難用Yes or No回答,我們習慣的是點線面組成後的全面思考,但總是會被問一個個單點的問題,維度不同,真只能雞同鴨講了。更況且,要是拿一個投資組合去比拚個人投資者all in Tesla,肯定是輸慘了,我都輸你了,別來問我了。

新興財經網紅能提供散戶投資者所需服務

網路時代,雖然傳統的台股投顧老師也跳脫電視頻道,靠著經營youtube/FB來繼續吸收會員,但新生代的財經網紅更是藉由網路平台的普及發揮一定的影響力,也提供新世代散戶投資者所需的即時服務(最好一日N更),包含總經研究、個股/產業研究、財金新聞追蹤,時事熱點掌握與評析。當然,財經網紅無論是藉由何種商業模式(付費訂閱、線上線下課程、Podcast廣告置入等)獲取報酬,也都是具體在客戶需求和提供服務之間創造價值。那麼許多個人工作者的財經網紅可以做到的,機構法人背景出身的小老闆未來有沒有可能轉化過往經驗來提供散戶投資者特別不同面向的服務呢?固定的知識/洞見產出?還是一定要報明牌才有訂閱?是否可以做出明確的客戶區隔?服務的價值如何定價?

不是故意要寫一些沒有答案的文章,而是因為若沒有鑽進去思考,不會知道產品產出者和目標客戶是如何具體match。這篇姑且的key take away就是別來問機構法人投資者要怎麼投資,真不會回答

#據說經典用語就是要先學會”市場有機會繼續上漲,但也不排除有下跌可能”的各種變形句

#想不出來之前就一直這樣隨意說說唱唱也開心啦
#其實慢慢有點輪廓了但可能很另類就是了

發佈留言